演員自我修養

站長推薦-演員自我修養



買過的朋友都說物超所值

博客來藝術設計-戲劇分類站長推薦

  • 定價:470
  • 優惠價:7329
  • 優惠期限:2014年04月02日止

  • 演員自我修養

    暢銷書籍[演員自我修養]在網路書店購買方便
   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

    內容簡介

      演員如何體現角色是只可「意會」而不能「言傳」的。但史旦尼斯拉夫斯基記錄了自己的以及別人的工作經驗,勇敢地努力於「言傳」。

      從這一段追尋表演奇蹟的歷程看來,那是一個在話劇初興但又環境艱苦的年代,一個醉心於戲劇藝術並熱情奉獻的青年,在史氏表演體系的啟蒙與滿足中,找到並堅定了他的表演方向及藝術追求。

      「史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」在這本書中是當做「體驗」的體系來闡明,它要求有效的、積極的與充滿情感與情緒的創作。要求演員不僅是被創造形象的一切行為與情感的表現與表示,應當實際地再現這些適當的情感、情緒與角色的精神動作。史旦尼斯拉夫斯基在本書中,依照各個要素,一步步地探索演員怎樣準備這種創作──「體驗」,怎樣在舞台上達到足以保證在表演過程中有真摯深刻「體驗」的創作能力。

    本書特色

      「史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」在這本書中是當做「體驗」的體系來闡明,它要求有效的、積極的與充滿情感與情緒的創作。要求演員不僅是被創造形象的一切行為與情感的表現與表示,應當實際地再現這些適當的情感、情緒與角色的精神動作。

    作者簡介

    康斯坦丁.史旦尼斯拉夫斯基□□□□□□ □□□□□ □□□□□□□□(1863-1938)

      俄國演員,導演,戲劇教育家、理論家。史旦尼斯拉夫斯基與丹欽科聯合執導的契訶夫名劇《海鷗》獲得轟動性成功,標誌著一個新的現實主義戲劇流派的誕生。史旦尼斯拉夫斯基創造了自己獨有的的演劇體系,深深影響了其後的一大批戲劇人。他的體系相當龐大,囊括了表演、導演、戲劇教學及方法等方方面面。

    譯者簡介

    鄭君里(1911-1969)

      中國著名電影、戲劇導演,電影、戲劇理論家,著名電影演員。1928年考入南國藝術劇院戲劇科,1932年畢業後加入聯華影業公司任演員,演出了《大路》等20多部電影和話劇。1937年後轉嚮導演工作,抗戰期間任中國電影製片廠新聞部主任,赴青海湖拍攝了紀錄片《民族萬歲》。1946年,鄭君里任上海崑崙影業公司導演,執導了《一江春水向東流》等影片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,鄭君里留在上海工作,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有《烏鴉與麻雀》、《枯木逢春》、《林則徐》、《聶耳》等。

    章泯(1906-1975)

      中國電影、戲劇導演,教育家。1929年畢業於國立北平大學藝術學院戲劇系。1924年考入北平人藝戲劇校,後又入北平藝術學院戲劇系。1934年起,導演了《娜拉》、《欽差大臣》、《大雷雨》等話劇。相繼導演了《結親》、《靜靜的嘉陵江》、《冬去春來》等影片。戲劇理論譯著及著作主要有:《演員的自我修養》、《表演藝術論》、《導演藝術論》等。曾任中央電影局藝委會主任、北京電影學院院長。


    ...繼續閱讀



   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
      藝術設計書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